這篇是2022年4月底的一個平日休假的機車旅行
前往目的地是嘉義縣阿里山鄉的里佳部落,素有阿里山最深處的藍色部落!
本次主要使用的道路是169縣道,走訪阿里山鄉內的北九村其中三個村落-樂野/達邦/里佳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達邦部落的山景~作為此篇文章的首圖]
[169縣道公路介紹]
此道路皆為嘉義縣境內,道路總長50.246公里,從嘉義縣梅山鄉仁和-太和-油車寮-樟樹湖,竹崎鄉:奮起湖-石桌,阿里山鄉:樂野-米洋-竹腳-達邦-里佳
這次我從台南出發沿著台18線阿里山公路前進至樂野部落後轉進169縣道,一路騎往里佳部落!GO!
之前有走訪過阿里山南三村(茶山/新美/山美)
嘉義機車旅行之探索阿里山南三村(茶山-新美-山美) https://ken0187.pixnet.net/blog/post/556409863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樂野部落,從台18線阿里山公路轉進樂山產業道路]
[樂野部落lalauya(拉拉吾雅)]
樂野部落,鄒族名稱是lalauya(拉拉吾雅),美麗楓香林的意思,部落的海拔大約1000公尺以上
近年來以高山茶及竹類為大宗,另外蝴蝶蘭及咖啡也是受到不少注目和獎項
部落裡面有幾條不錯的步道,雅吾瑪斯步道,福山古道,迷糊步道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部落的入口(樂山產業道路)]
雅吾瑪斯步道(照片是在2018年拍攝的)
全長是1.8公里,步道生態滿豐富的,有溪流.茶園等等風景!
沿途風景變換,茶園,竹林,樹藤,溪流,吊橋,戰功石等這條步道曾經是樂野部落居民要到其他部落的交通要道!後來阿里山公路開通,重要性就被取代~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雅吾瑪斯步道介紹 https://www.ali-nsa.net/zh-tw/attractions/detail/137
福山古道(達那巴娃那古道)
早期連結樂野,來吉,十字村的居民前往達邦等地的古道,沿途山林植物景觀豐富,能見到茄冬巨木,中低海拔的鳥類 (五色鳥、藪鳥、山紅頭、冠羽畫眉、白耳畫眉)
有機會能遇見牠們的身影,目前整建過後的福山古道1.8公里,可以眺望曾文溪和特富野部落,地形上高低起伏算是有點挑戰性!(這個步道我有機會想去走看看!)
另外也可以接到下面介紹的迷糊步道(米洋溪步道)一起搭配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福山古道介紹 https://www.ali-nsa.net/zh-tw/attractions/detail/133
迷糊步道(米洋溪步道)
這條步道名稱很特別,其實是因為步道會通過米洋溪和湖底,是個寧靜且平易近人!(離阿里山鄉公所很近~上次有走一小段!)
全長2.3公里,步道有多處涼亭和吊橋(樂米吊橋和米洋吊橋)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迷糊步道介紹 https://www.ali-nsa.net/zh-tw/attractions/detail/138
稍微認識樂野部落的步道系統就繼續跟著我照片走讀169縣道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樂野部落及周邊的茶園]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樂野部落及周邊的茶園,樂山產業道路的支線景觀台拍攝]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樂野部落,樂山產業道路支線的景觀台]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樂野部落,樂山產業道路支線的景觀台,融入鄒族的元素]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樂野部落,茶園景緻和周邊山景及河流(曾文溪)]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169縣道24公里處,我準備前往達邦部落]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169縣道前往達邦部落]
下面照片這座日野賀橋是日野賀聯絡道跨越曾文溪的一座橋梁,過去169縣道未開通時代或是道路中斷的一個生命聯絡道路
連結達邦、特富野、里佳部落通往樂野部落及石棹的聯外道路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樂野部落日野賀橋]
[達邦部落Tapangu]
離開樂野部落後繼續沿著169縣道,沿途和曾文溪上游相伴而行,看到達邦橋就代表要進入達邦部落
達邦部落是由達邦社和特富野社兩個鄒族社群組成,過去阿里山鄉公所的所在地,後來搬遷至樂野村!
達邦部落和特富野部落是兩大鄒族的大社(Hosa)
平均海拔約1000公尺左右,這次我主要的活動範圍是在達邦社,特富野社有機會再去探訪
抵達部落時間,大約在11點多,所以我決定在部落熱鬧區域走走並在部落裡面找午餐填飽肚子!
我主要聚焦在日警官舍和228紀念碑,特富野橋和達邦吊橋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169縣道達邦橋]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169縣道達邦橋]
下面台18線阿里山公路的芙谷峩橋(FUKO)經歷過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風災,原本71公里處的路基整個崩塌消失
後續提出多個復健施工方案,最後拍板的方案是減少當地環境影響的單跨距無落墩設計,
這座橋面全長198公尺,跨距160公尺,橋面寬度9公尺,採雙向兩車道
2010年5月開始動工,歷經2年半的重重困難的施工,於2013年1月中旬通車
上次是從這座橋俯瞰達邦部落和特富野部落,這次則是從達邦部落仰望這座紅色鋼拱橋!感覺滿不同的!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台18線芙谷峩橋(FKUO),因為附近滿山遍野的山芙蓉而得名]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台18線芙谷峩橋(FKUO)]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台18線,有帶長鏡頭出門~派上用場!哈哈]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達邦部落的入口]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達邦部落迎賓入口,上面hosa no cou,鄒族的大社]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達邦部落迎賓入口,上面有鄒族男性及女性傳統服飾歡迎到訪的旅人們]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達邦部落迎賓入口,上面有鄒族男性及女性傳統服飾歡迎到訪的旅人們]
[達邦吊橋簡介]
跨越曾文溪上游的伊斯基安娜溪,連結達邦部落及特富野部落的重要通道之一
屬於特富野步道的一開始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達邦部落,眺望特富野橋和達邦吊橋!兩處都是連結達邦和特富野部落的重要道路]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達邦部落的達邦吊橋]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達邦部落的達邦吊橋,吊橋塔柱充滿著鄒族傳統服飾的經典顏色]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達邦部落的達邦吊橋,小走一段路]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達邦部落的特富野橋)]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達邦部落的特富野橋]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達邦部落的特富野橋]
準備進入達邦部落~GO!
日警官舍(阿里山風景區管理處達邦管理站)
首先看到是達邦部落的日警官舍,日治時期設置這處官舍,方便管理當時原住民設立的宿舍,招待前來的高階官員的地方,也是唯一在原住民地區的別館
國民政府來台後,曾做為阿里山鄉的鄉長官邸,後來經過整修後,成為阿里山風景區管理處的達邦管理站
主要建築以日式風格,傳統的黑屋瓦及檜木板條搭建而成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達邦部落日警官舍]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達邦部落日警官舍]
阿里山達邦國民小學
1904年設立達邦番童教育所(是當時第一所原住民小學) 1946年改名為吳鳳鄉第一國民學校 1947年改名為台南縣吳鳳鄉達邦國民學校 1948年改名為嘉義縣吳鳳鄉達邦國民學校 1968年更名為嘉義縣吳鳳鄉達邦國民小學 1975年舊址基地坍塌,遷至現在位置 1989年更名為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國民小學至今(1999年地震校舍受損,2009年莫拉克風災校舍基地受損,原地重建) 每年的畢業生會攀登玉山成為達邦國小的傳統 |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達邦國小]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達邦國小運動場]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達邦部落街道]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達邦部落風景]
中午在達邦部落找一間簡餐吃個午餐,在達邦街角複合式餐飲點個雞腿飯
用餐環境還不錯,空間滿寬敞的!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的達邦街角複合式餐飲(雞腿飯)]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村68號(google map達邦街角複合式餐飲) 營業時間:每周四公休,正常日及假日10:00~19:30 電話:05-2511545 |
[里佳部落Niaeucna]
在達邦部落吃完中餐稍事休息養精蓄銳後,繼續往169縣道最深處的終點站-里佳部落前進
出門要展開旅行有心裡準備說這趟騎車里程很遠!!果然是有夠遠啦!!
里佳Niaeucna(尼雅烏支那)的意思,尼雅是從前的意思,屋支那是溫家的姓
平均海拔1000~1800公尺左右,這裡算是阿里山最深山的村落
里佳部落在天氣好時夜間幾乎沒有太多光害,能夠很清楚看見清晰的夜空,另外螢火蟲季節更是精彩!
我覺得有機會想再到里佳部落感受那份靜謐的美!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169縣道,前往里佳部落,有山景及有茶園風景!很讚喔!]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169縣道,前往里佳部落,有風景就停下來!]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169縣道,終於看到里佳~心裡整個呼喊出來!超級遠!]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169縣道,終點處50.2KM,也是起點0.0KM]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里佳部落,紅色屋頂那棟是竹崎分局里佳派出所,旁邊是達邦國小里佳分校]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國小里佳分校校門口]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里佳部落的街道,依山勢而建的部落]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里佳部落]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169縣道,回程拍攝的!]
[上圖為嘉義縣阿里山鄉169縣道,回程拍攝的!]
看一下手錶時間是該慢慢地把車子騎回台南,沿著169縣道從里佳-達邦-樂野部落,轉回台18線阿里山公路
彎繞下山至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暨觸口遊客中心休息片刻,看著傍晚的夕陽餘暉準備回台南!
完成這段169縣道三個部落的公路機車旅行!真的很遠!但我喜歡
旅行下一站:台南圖書館輕旅行-台南市立圖書總館(永康區)+台南中西區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