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上一篇說這篇文章來介紹台南老城區的值得來散步走走的蝸牛巷
蝸牛巷這個名字是台灣文學作家- 葉石濤,筆下的台南文學地景
1991年於臺灣新聞報副刊發表的小說:往事如雲,裡面有提到(以下文字擷取於大宮町之華 https://o8d.github.io/2020old/page2.html)
辜安順的阿母把位於紅寮厝的三甲看天田賣掉,在這蝸牛巷巷頭買了老屋居住,貪的是這巷路位於府城西門町最繁華熱鬧的「宮古座」戲院後頭,是鬧區中幽靜的山谷的關係。
蝸牛巷大致上的位置:永福路二段,民生路一段,中正路,西門路二段圍繞的街區,裡面巷弄基本上是很蜿蜒,如果喜歡鑽巷子的朋友肯定很喜歡這種行程!!(我就是!)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民生路一段157巷,從這裡可以進入蝸牛巷]
1925年的出生於台南白金町(今日的民生路三巷一帶),1940年在台灣文學投搞首篇小說"媽祖祭", 後續陸續在雜誌及報紙專欄刊載小說 1951年國防部密報局逮捕,1953年後來被台灣警備司令總部以"知匪不報"的罪名入獄,判有期徒期五年, 1954年減刑為三年出獄,1968年出版第一本小說集"葫蘆巷春夢"展開不間斷的創作文學小說的生涯, 創作風格轉化以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作為背景論述,強調台灣文學自主性.建立台灣意識的文學史觀 2008年病逝於高雄總榮民醫院 詳細的葉石濤先生的生平查詢可以至葉石濤文學紀念館網頁查詢 |
在我的Youtube頻道-FUN Tainan#2 走讀台南美術館篇(後面就是到葉石濤文學紀念館參觀)
在上面提到白金町,在清領時期的台南府城,稱為打銀街,過去以金銀買賣及打造技藝盛行,是十字大街的北段
十字大街是由禾寮港街與普羅民遮街交會而成的街道,普羅民遮街是今日的民權路;禾寮港街則是今日的忠義路(範圍:忠義路158巷至成功路之間)
街道形成大約是在17世紀荷蘭統治台灣時期,
加上鄰近當時五條港將貨運輸送至舊台南運河的貿易興盛,讓這段打銀街盛景持續至日治時期,至太平洋戰事發生,
台南也是當時受到空襲很嚴重的城市,這條打銀街(日據時期:白金町)整個被轟炸,台灣光復後這條街道不再,銀樓轉移至民族路至中正路的西門路區間
沿伸連結:老照片故事/75年前臺南被炸成這樣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3yrYYM
琢磨這篇文章時,同時找尋許多關於蝸牛巷的前世今生,沒想到一個街道故事可以連結出城市,時代,社會的變遷!!
這應該是我在拍照時所沒想到的,這也是我喜歡分享自己旅行途中及文章找尋資料時的樂趣
回到蝸牛巷的巷子旅行,我記得當時是從西門路的政大書城一旁的沙淘宮進入(沙陶宮的菜粽需要很早起才有辦法吃到,賣完就收攤!)
把機車停在政大書城後面的停車場,開始展開這趟巷子內的文學步行
至於要從那條巷子走進去,我覺得都可以!不用設限想法,走就對了!
這座沙淘宮位於台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116巷,旁邊就是小豪洲沙茶爐的總店(汕頭沙茶口味)
這座廟宇的名字在《台灣府志》記載「沙淘宮…濱海之地浪湧淘沙,故以名宮焉。」
又稱為頂太子廟,在府城內另有一座太子廟(昆沙宮)(位於府前路一段359巷)
主祀沙淘太子(相傳是鄭克𡒉) ,中壇元帥(哪吒)(民間尊稱太子爺)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沙淘宮,又稱為頂太子宮,反而我對一旁的大樹下的菜粽比較有印象~哈]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沙淘宮,廟宇一側]
走進蝸牛巷發現這個空地布置成為每個平凡人家的家裡鍋碗瓢盆
葉石濤先生的作品的字句融入生活家裡,客廳及廚房器具都能找到他對於生活觀察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
除了蝸牛巷散步及拍攝之餘,能看到巷弄之間的新舊交存的建築景觀,有日據時期/四五六七零年代/近代各式不同風格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民宿-阡陌,很喜歡這個木製板凳與蝸牛裝飾]
慢慢走就如同蝸牛雖然速度看似不快,卻能藉由緩緩的步調探索這一帶巷弄,帶給你不曾看過的風景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每個角落都有蝸牛裝置,有種尋寶的概念!至於藏於何處?走進來才會知曉]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葉石濤先生的作品與字句]
以下照片會用不同風格模式帶領各位走進巷弄,有寬有窄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民生路一段157巷]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民生路一段157巷]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民生路一段157巷]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大宮巷]
下面這間日式手作銅鑼燒在Google map評價滿高的
FB網站 阿櫃日式手作銅鑼燒 https://www.facebook.com/sai915067/
營業時間是14:30~18:00(預定取貨時間)(星期一及星期二為公休日)(現場營業是到售完為止) 不過還是以店家的實際營業時間為主 地址:700台南市中西區民生路一段157巷28號之1號 |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裡面的阿櫃-日式手式銅鑼燒,看到今日已售完(只好找個時間再來吃看看!)]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的蜜蜂裝置]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民宿-阡陌,這個光線與門口一切就是很巧合]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民生路一段181巷附近的巷弄)]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民生路一段181巷附近的巷弄)抬頭望向天空與房屋的交界線]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民生路一段157巷)木造房舍]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民生路一段157巷)這條巷子也可以通往前面介紹的巷弄與蝸牛裝置]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民生路一段157巷)]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永福路二段81巷)有賣奶茶和咖啡的小店]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永福路二段81巷)有蝸牛裝置]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永福路二段81巷)醒醒COFFEE AND TEA]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永福路二段81巷)]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永福路二段81巷)木製蝸牛]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永福路二段81巷附近)抬頭望天空有點像是俄羅斯方塊]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永福路二段81巷)有種回到時光隧道的時代感]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永福路二段81巷)利用相機的黑白照片模式~就是很對味]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永福路二段81巷)利用相機的黑白照片模式~家裡的鍋碗瓢盆也是創作好物!]
こみち食堂 這間從外觀飄散著濃烈的日本昭和風情,讓我有種回到沖繩那霸市巷弄的感受(太想要出國阿~吶喊)
查詢資料原來是太郎素食(過去的店就在現在的正興街上的捲尾家)
こみち( Ko michi )在日語中有小路的意思,營業時間是五,六,日18:00~.售完為止
主要以關東煮及丼飯與定食等選項,不過我還沒有去吃過!有機會來造訪一下(裡面裝潢很有日本傳統食堂風格)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 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38巷 ) こみち食堂及旁邊民居的鐵窗花,代表一個家或是店的風格]
[上圖為台南市中西區的蝸牛巷( 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38巷 ) 來拍一張到此一遊的紀念!]
下面是這篇與上一篇介紹這回市區漫遊的文章曾造訪過的景點與料理店,走訪巷弄與熟悉的米糕小吃與景觀
台南舊城區有新有舊的人事物就在這個地區交錯融合,成就這一個獨特的城市面貌
推薦給首次造訪台南這座古都的朋友或是曾造訪過的朋友,想念這座料理美食匯聚!希望大家都喜歡!
[上圖為漫步府城巷弄-中西區/南區景點位置圖(藍晒圖文創園區,河樂廣場,蝸牛巷,下大道(蘭)米糕]
[旅行下一站]屏東台24線初探-霧台雲的故鄉(谷川大橋,石板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