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介紹2017.10.09來一個西南沿海鹽分地帶-雲林口湖,水林及嘉義布袋的輕旅行~
其實會想來是突然迸發的靈感吧~雖然是國慶連續假期~對於連續假期出去旅行的印象就是塞車及景點一堆人潮!!!
但要玩得很聰明且避開人潮就能一樣玩得很有品質!!!
這次輕旅行的路線-台南安南區出發-台17線-台南北門-台61線(往北)-雲林口湖(宜梧滯洪池及成龍溼地)-164縣道-雲林水林(筒仔米糕,鴨肉羹)-嘉義布袋(高跟鞋教堂)
[上圖為雲林口湖成龍溼地-竹編裝置藝術]
雲林口湖-宜梧滯洪池及成龍溼地
介紹雲林縣口湖鄉:
位於雲林縣西南側沿海地帶,西鄰台灣海峽,東鄰水林鄉,北接四湖鄉,南接嘉義縣東石鄉
古地名為尖山堡,象鼻湖~會稱為象鼻湖,明未清初期,在今日口湖、四湖、台西沿海一帶,形成南北長達30餘里的長方形大潟湖,狀似象鼻,故稱為象鼻湖~
台灣光復後因為口湖這裡很多養殖漁業的魚池散佈於鄉內~鄉名改名為口湖
口湖有21個村,分成四大聚落:口湖,宜梧,下湖,金湖
首站:雲林宜梧滯洪池~(雲林沿海版的日月潭)
位於雲林縣口湖鄉宜梧及下口湖地區,這裡是台灣地層下陷及海水倒灌最嚴重的地區
雲林縣政府將近百公頃區域利用治水措施,把兩處無法耕作的地區,搖身一變成為美麗的滯洪池,兼具治洪及觀光的休閒區域!!!
滯洪池分成南北兩池,分別規劃成為休閒景觀功能及生態教育與產電功能
*Udn新聞網:宜梧滯洪池納前瞻 打造日月潭Ⅱ https://udn.com/news/cate/2/7225
離台61線濱海公路及台17線很近~如果是利用台61線到水井交流道(253KM出口)接台17線往北行駛到宜梧,接雲143鄉道再接雲147鄉道就到達!!
當天的天氣相當好且熱~相對我現在整理這篇文章時,台灣正被寒流包圍,發布低溫特報!!!好強烈的對比!!!!
記得當時IG滿多人去打卡~好熱門的地方~我覺得這裡滿不錯的~可以搭配附近的景點或是行程一起去!!!
PS.附近有個口湖遊客中心~可惜我們那時候去的時候沒營業~是可以去溜搭的地方!!!
參考文章: 雲林|口湖遊客中心整治活化,將結合生態、小農,以家為元素再出發 http://chyfun.com/kouhu-visitor-center/
[上圖為雲林口湖宜梧滯洪池~滿自然的景色~]
[上圖為雲林口湖宜梧滯洪池~很難想像原本是荒廢的地方~有種化腐朽為神奇的感覺!!]
[上圖為雲林口湖宜梧滯洪池~]
[上圖為雲林口湖宜梧滯洪池~趁沒甚麼遊客趕緊拍~拍完就來一批人~哈哈哈]
[上圖為雲林口湖宜梧滯洪池~撐著陽傘的遊客們~]
口湖宜梧滯洪池Google map
第二站:雲林成龍溼地~不是成龍師弟!XD
這裡位於雲林口湖鄉成龍村,濕地的範圍大致以牛挑灣北側,北側以台17線與雲144鄉道交界處至南側堤防為止,東側以成龍村西側外環道為界
面積171公頃,會形成濕地是1986年韋恩颱風及1996年賀伯颱風,讓這裡長期積水無法耕種,經過長時間的環境更迭,讓這裡成為鹽分沼澤
這裡有稀有的宜蘭菀草~只有在宜蘭地區及雲林口湖成龍溼地才有~另外這裡也有不少稀有的嬌客會在這裡出沒
詳細介紹可以點入-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計畫-成龍重要濕地(更新)
https://wetland-tw.tcd.gov.tw/tw/GuideContent.php?ID=19&secureChk=ee02ef35d8706e03964b82096e54916e
在成龍溼地有當地成龍村的聚落及成龍會所(這個我有經過卻沒拍到~XD)
這裡每年都舉辦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會邀請藝術家來這裡Longstay,利用在地現地的素材進行創作~可以上他們的網站瀏覽~
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https://artproject4wetland.wordpress.com/
跟著我的腳步感受濕地及聚落風貌~Let's go!
[上圖為雲林口湖成龍聚落的佈告欄~]
[上圖為雲林口湖成龍聚落的國際環境藝術節創作~喬治亞的Inga Shalvashvili受瑞士空谷傳聲的古老傳統啟發,創作了一個兼具外型和聲音趣味的作品「行動人生」]
[上圖為雲林口湖成龍聚落與濕地風貌~]
[上圖為雲林口湖成龍聚落與濕地風貌~]
[上圖為雲林口湖成龍聚落與濕地風貌~]
[上圖為雲林口湖成龍聚落與濕地與創作~]
[上圖為雲林口湖成龍聚落與濕地~貨櫃小屋~從這裡可以眺望聚落及濕地的嬌客]
[上圖為雲林口湖成龍聚落與濕地~貨櫃小屋~]
[上圖為雲林口湖成龍聚落與濕地~創作融入濕地]
[上圖為雲林口湖成龍聚落與濕地~創作融入濕地~來自英國蘇格蘭Rob Mulholland大型的雕塑作品「微妙的平衡」,他以竹子打造出看似正在崩解的立方體,側邊飛散的竹枝呈現一種變動中的狀態]
上述文字擷取於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https://artproject4wetland.wordpress.com/
[上圖為雲林口湖成龍聚落的貨櫃小屋~一位眺望遠方的男子漢~是阿松~我阿爸啦!!!]
[上圖為雲林口湖成龍濕地~曾經滄海桑田~如今變成大自然教室!!讓人們學習如何謙卑尊重對待土地!!!]
[上圖為雲林口湖成龍濕地~貨櫃小屋的一角]
[上圖為雲林口湖成龍濕地與聚落~共生共榮共好]
[上圖為雲林口湖成龍濕地的貨櫃小屋~嬌客們的簡介~]
[上圖為雲林口湖成龍濕地的貨櫃小屋~二樓延伸的視野~]
[上圖為雲林口湖成龍濕地的貨櫃小屋~往二樓的樓梯~要走請注意有些腐朽~畢竟這裡是鹽分極高的地方!!!愛注意喔!!!]
[上圖為雲林口湖成龍濕地的貨櫃小屋~]
[上圖為雲林口湖成龍濕地的聚落某棟建築物~把蚵殼融入在建築牆面~也頗具特色!!!!]
[上圖為雲林口湖成龍濕地~木棧道延伸至前方的平台]
成龍村民今年又再度參與創作,製作了「再生」這件新作,地點選在2015年德國藝術家Roger的作品「水核心」舊址,象徵著生命的流轉循環。這件作品以竹子排列成種子發芽的形狀,
與水中倒影彼此呼應,在光影適合的時候,水面上下的線條相應成一顆心,既是村民對家鄉的心意,也提醒我們要保護、珍愛這片溼地。
[上圖為雲林口湖溼地創作~波蘭的Piotr Wesolowski在溼地入口創作了「隨行」這件作品,形狀像是一隻正在前進的不知名生物,從濕地望向村子的方向,希望邀請大家一起同行,做些改變讓環境更好。]
[上圖為雲林口湖成龍濕地~探更寮又稱為桶更寮~通常利用竹子,木材,茅草搭建成為桶狀的茅屋~早期漁民會在魚塭旁搭建便於掌握狀況!!!]
[上圖為雲林口湖成龍濕地~探更寮又稱為桶更寮看見再生~就如同生命旅程不斷更迭~]
[上圖為雲林口湖成龍濕地的創作~再生!]
[上圖為雲林口湖成龍濕地的木棧道~走起來奇拐奇拐~(聲音)]
[上圖為雲林口湖成龍濕地的木棧道底下的生態很豐富~]
[上圖為雲林口湖成龍濕地與聚落~]
[上圖為雲林口湖成龍濕地創作與探更寮和遊客交織出一幅和諧的風景~]
口湖成龍溼地Google map
雲林水林-在地傳統的筒仔米糕與鴨肉羹~
雲林縣水林鄉介紹:
位於雲林縣西南側~西側與口湖鄉接壤~東側鄰北港鎮,北側接四湖鄉,南側接嘉義縣東石鄉與六腳鄉
舊地名為水漆林~水漆就是咬人狗~有毒性的木蕁麻~相傳當時先民渡海水溝來台灣~這裡遍地是水漆成林~於是叫水漆林~
經過清朝及日據時期和台灣光復多次更迭~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成為雲林縣水林鄉!!
農作物以花生,番薯,番茄,蒜頭等知名~尤其是水林的番薯(地瓜)最知名!!!
我們從口湖成龍溼地離開沿著164縣道至水林市區
抵達時也將近中午時分~我就隨手搜尋看在地的好吃~就是米糕和鴨肉羹~反正出外就是嘗鮮就對!!!
筒仔米糕~有些店家是瓷杯或是不鏽鋼杯~我記得大學住在高雄橋頭糖廠附近~我和同學租的宿舍對街就是傳統的筒仔米糕~
每天聽到瓷杯ㄎ一ㄤ ㄎ一ㄤ 的聲響和門口白煙嬝嬝~這就是我對筒仔米糕的印象!
我們吃的是水林鄉的水林路與廟前路口-珍仔鴨肉羹
地址:雲林縣水林鄉水林路164號/營業時間:07:00~19:00
[上圖為雲林水林筒仔米糕~這個我覺得不錯!!!是我會在加點香菜~更有層次!!但也有人不愛香菜~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上圖為雲林水林鴨肉羹~口味有點偏甜~食物的好吃與否在於個人口味與接受度~親身去嘗試看看~]
水林珍仔鴨肉羹Google map
嘉義布袋高跟鞋教堂
位於嘉義縣布袋鎮~離布袋觀光漁市不遠~在布袋海景公園的大型地景藝術~
是由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風景區管理處建造~
建築特色是外觀為藍色透明玻璃高跟鞋造型,主體結構總高約17公尺,長達11公尺,以1269根鋼架和320片玻璃拼組而成,每片玻璃的大小與拼裝角度各異
用台灣近代嫁娶文化的新娘穿上高跟鞋踩破瓦片~告別過去不好的種種,迎向新的美好人生
在建造時與落成後造成一股討論風潮和批評聲音不絕於耳~至於是那些可以去搜尋新聞~這裡我就不多贅述!!!
但我必須說這裡拍完照後讓人留下的記憶點和想再來的誘因是比較薄弱~我建議如果要來此可以搭配附近的景點~相較不會失望而敗興而歸!!!
當然也讓觀光相關單位和人民反思~拚觀光建設及人潮同時~應該要創造獨一無二特色尤其要與在地連結~
[上圖為嘉義布袋高跟鞋教堂相關裝置藝術~棒棒糖,熱氣球,LOVE印章及耳機]
[上圖為嘉義布袋高跟鞋教堂側拍~]
[上圖為嘉義布袋高跟鞋教堂遠拍]
[上圖為嘉義布袋高跟鞋教堂旁邊的新設施~只是我們去的時候還在施工中~]
[上圖為嘉義布袋高跟鞋教堂近拍~]
[上圖為嘉義布袋高跟鞋教堂旁邊的心鎖~]
[上圖為嘉義布袋高跟鞋教堂~雖然有人潮~但大部分都是來拍照的!!!]
布袋高跟鞋教堂Google map
[旅行下一站]嘉義民雄-梅山連線:民雄菁埔彩繪社區-金桔農莊-旺萊山-梅山162甲線太平36彎,太平天梯